欢迎访问历史苑!微信公众号:yu118.com

[图文]解密三次危机与中国改革起源

时间:2020-12-14 09:26:56编辑:野蛮历史网

  苏共二十大引出的改革思考为什么转向?

  所谓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,就是苏联斯大林模式,我把它概括为四方面:第一、国家包办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、第二、计划经济、公有制、按劳分配三位一体的经济模式、第三、无产阶级专政实质是一党专政的政治制度,第四、一元化的意识形态。这几个东西写进了1936年苏联宪法。被奉为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,战后斯大林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。

  许多新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模仿苏联,搞社会主义,搞计划经济。这说明,苏联模式当时有很大的吸引力。苏联模式之所以有很强吸引力,有两个原因:一是苏联模式看起来接近于公平社会的理想,二是苏联是落后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唯一国家,依靠迅速建立起来的军工体系打败了法西斯。这说明,这种体制在工业化初期的确有很强的动员能力,这对于急于追赶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文化精英有很大的诱惑。

  在中国,开始并没有立即照搬苏联模式。1953年以前,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十年二十年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设想,这类似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。但是1953年,毛泽东放弃了新民主主义,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,1956年建立起来的体制基本上复制了苏联模式。

  社会思潮的演变很有意思,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信奉市场经济,但20-30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则是普遍迷信计划经济或叫“统制经济”。(1932年11月1日,《东方杂志》向全国各界知识人物发出“新年的梦想”的征文通知,到截止的12月5日,共收到160多份答案。初步统计,在100多篇的征文中,有20多篇征文梦想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没有阶级压迫、废除了私有制度、实现了世界大同的社会主义国家。1933年7月15日出版的《申报月刊》刊载“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”,共收到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,明确主张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9篇,主张非资本主义的3篇,主张社会主义统制经济的2篇,主张计划经济的1篇,主张受节制的资本主义的1篇,将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终极目标的1篇,而明确主张个人主义方式的仅1篇。)当时,民族危亡之际,知识界都有一个“强国梦”,盼望中国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。在三四十年代,中国知识界对“现代化”内涵的理解,主要集中于两项内容:科学与工业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