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历史苑!微信公众号:yu118.com

中国古代铸造技术有哪些

时间:2018-06-12 13:58:34编辑:梓岚

从唐宋时期起,用泥范铸造大型和特大型铸件有了很大发展。沧州五代时期的铁狮,当阳北宋的铁塔,北京大钟寺明代的大钟,都是世界闻名的巨大铸件。明末宋应星(1587~约1667年)在其《天工开物》中记述了两种浇注大件的方法:一种是用多个行炉相继倾注(千斤以内的钟),一种是用多个熔炉槽注。

铁范铸造

铸型材料从石和泥、砂改用金属,从一次型经多次型又改进成为耐用性更高的所谓“永久”型(就是金属型),在铸造技术的历史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。1953年河北兴隆铁范的发现,证明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用白口铁的金属型浇注生铁铸件。这批铁范包括锄、镰、斧、凿、车具等类共87件,大部分完整配套。其中,镰和凿是一范两件,锄和斧还采用了金属芯。它们的结构十分紧凑,颇具特色。范的形状和铸件相吻合,使壁厚均匀,利于散热:范壁带有把手,以便握持,又能增加范的刚度。可以说是创造了一种中国风格的金属型,并且在那个时候已经大体定型了。

除铁范外,战国时期和汉代已经用铜制金属型铸造钱币(如传世和出土的五铢铜范等)。

用铁范铸炮是我国传统金属型铸造的一个创造。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,在浙江省炮局监制军械的龚振麟,为了赶铸炮位,打击侵略者,曾经创议用铁范铸炮并且得到成功。他所撰写的《铁模铸炮图说》,由魏源收入《海国图志》中,得以保存到现在。这是世界上最早论述金属型铸造的科学著作。

熔模铸造

本文标签:
本文专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