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历史苑!微信公众号:yu118.com

陈余与张耳的故事:冤家宜解不宜结

时间:2018-10-08 14:25:57编辑:浮泊凉

得饶人处且饶人,冤冤相报何时了?这是我们在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的对个人恩怨的一种解释。张耳和陈余的事前面已说过了。他们两个自从巨鹿之战反目成仇后便水火不相容,从原本最亲密的两兄弟一下子变成了最仇恨的两个死对头。

当初陈余以试探的口气“假意”辞去兵权时,没想到张耳没等赵王点头,就自作主张答应了,把陈余的兵权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上,并美其名曰“天与不受,反受其害”,殊不知他“受”了之后,已与陈余彻底决裂了。

后来项羽在“英雄大会”分封各大王时,唯劳苦功高的陈余(写信劝降章邯出了不少力)没有得到相应的分封,后来经人提醒,项羽才给了陈余南皮三县来敷衍他。而张耳却被项羽封为常山王,这让陈余极为不平衡,于是在第一个扯反叛大旗田荣的主动友好的“秋波”暗示下,两人结为联军。

cc11c96241762562cb52eac4230eea3e.jpg

陈余画像

有了田荣的帮助,陈余开始发泄自己的不满了。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对付令他仇恨的张耳。那张耳见风声不对,立即脚底抹油,很好地实行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策略,并且在项羽和刘邦两个候选人中,他最终听从部将的意见,选择了“仁义道德”的刘邦作为自己的保护伞。从此,张耳恼怒陈余夺了他的地盘,两人的个人恩怨进一步升级。

后来刘邦西进抵达洛阳,向各英雄发出《发使告诸侯书》,声讨项羽逆杀义帝,陈余自然也得到了檄文号召。当时陈余说叫他出兵相助是可以的,但必须有一个条件:杀了张耳。

人家信任自己才投靠到这里来,刘邦又怎么愿意杀了张耳呢?但为了陈余能发兵相助,刘邦琢磨来琢磨去,最后终于琢磨出一个好主意:为张耳找个替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