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历史苑!微信公众号:yu118.com

[图文]揭秘抗战时三支流行歌曲:《松花江上》影响最大

时间:2020-12-15 08:51:01编辑:野蛮历史网

  抗日战争时期,我国大后方有三首十分流行的歌曲。有趣的是,它们表现的不仅都是呼唤流亡者打回老家去的同一主题,而且在创作上前后衔接、彼此呼应、贯穿着由哀怨走向奋起的旋律,关系十分密切。

  最先出现的是张寒晖作词作曲的《松花江上》。据说这支歌曲的创作,纯属即兴。东北因蒋介石的“不抵抗主义”全境沦陷之后,蒋介石又借口“攘外必先安内”,调集撤退入关的东北军包围主张抗日的中国工农红军。包围线纵深遍筑碉堡,命令东北军严密守卫,阻止红军北上抗日。红军便向东北军展开“中国人不打中国人”、“联合起来,枪口对外、一起打回老家去”的宣传工作。音乐家张寒晖,当时就是红军一个宣传队员,每天晚上对着守卫在碉堡里的东北军战士用话筒喊话。针对东北军战士“有家归不得”的思乡之情,又说又唱的喊话,终于演变成如泣如诉的《松花江上》。这支歌引动国恨家仇,激起了东北军抗日救国的热情,对促成“西安事变”,推动抗战大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动员作用。后来,在抗战初期,著名的街头剧《放下你的鞭子》又以此歌作为剧情的一部分,在全国穷乡僻壤上演,更使这支歌广播全国,点燃了抗日烽火。可以说,《松花江上》是抗战期间流行最广的歌,也是至今仍然活在人们心中的一首不朽的歌曲。

  第二支是端木蕻良作词、贺绿汀谱曲的《嘉陵江上》。这支歌的创作,完全由《松花江上》引起。据端木蕻良对诗人张天授谈及此词的创作动机,有这么一段轶事:1939年的一天,诗人方殷到重庆北碚探望当时在复旦大学教书的端木蕻良,双方谈兴正浓时,端木突然冒出一句话:“《松花江上》说出了东北人民切肤断肠的苦痛,不愧是一支名曲。但我听着,觉得它哭兮兮的,心中总不是滋味!”方殷就说:“既然如此,那你何不写一首激昂的歌词,让我拿去请人谱曲?”端木答应了。以后,方殷就把端木新写的《嘉陵江上》歌词拿给贺绿汀谱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