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历史苑!微信公众号:yu118.com

魏徵和魏征是同一人吗 唐太宗为何将魏徵比作明镜?

时间:2018-10-17 21:00:00编辑:文二

“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朕总是保有这三面镜子,以防止自己犯错误。现在魏徵死了,朕失掉一面明镜了啊!”贞观十七年(643年)正月,一代名臣魏徵病逝。与他相知甚深的唐太宗李世民颇为痛惜,流着泪说出了以上名言。

魏徵(也写作魏征),字玄成,生于北周静帝大象二年(580年),比唐太宗大十八岁。他与李世民最初不是君臣,而是死敌。当年,李世民还是秦王,魏徵却是太子李建成的手下智囊,常劝李建成先下手为强,除掉李世民。

a375f3ed4f206028709f1a99e21dd5c9.jpg

当李世民在唐高祖武德九年(626年)发动玄武门兵变,杀兄夺权后,便以胜利者的姿态责备魏徵等太子旧部说:“你们这些小人,为什么一贯离间我兄弟关系?”

魏徵慷慨自若地回答道:“皇太子殿下要是一早听从我的话,就不会有今天的祸事了!”

秦王李世民听完瞬间就被震住了,觉得这家伙是个人才啊!于是效仿齐桓公重用仇人管仲的例子,赦免魏徵之罪,让他在自己手下做事。

这时,魏徵已将近四十七岁,从此才开始了与李世民合作的生涯。随后,李世民做了皇帝,改元贞观。几年之间,魏徵不断得到提拔,历任给事中、谏议大夫、尚书右丞;到了贞观三年(629年),魏徵被拜为秘书监,成为唐太宗宰相团的一员。

贞观一朝人才济济,名臣云集。当时,房玄龄、李靖为左右仆射,王珪为侍中,温彦博为中书令,戴胄为户部尚书,再加上魏徵,六名宰相共掌国事,都是极具才干、声望的名相。

贞观四年(630年)的某一天,君臣宴会,唐太宗一时兴起,命素有知人之明的王珪点评在座诸人的优劣。王珪欣然应命,对诸相一一评价,结果大家都认为他评得公道。对魏徵,他的评语是:“每以谏诤为己任,耻君不及尧舜。”魏徵也的确如王珪所评,敢谏善谏,甚至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谏臣。

本文标签:魏徵 李世民
本文专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