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历史苑!微信公众号:yu118.com

安史之乱的安史是哪两个人

时间:2022-07-10 09:20:45编辑:野蛮历史网

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军事政变,是唐朝由盛而衰的主要转折点。安,指安禄山,史,指史思明,“安史之乱”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。

1、安禄山(703年-757年1月30日),本姓康,名轧荦山,营州柳城(今辽宁省朝阳市)人。父亲是粟特人,母为突厥巫师。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,发动安史之乱并建立燕政权,年号圣武。

2、史思明(703年-761年),为突厥或粟特人,初名窣干。其貌不扬,懂六种蕃语。与安禄山既是同乡,也是同岁,受安禄山提拔担任平卢节度使,后一起发动安史之乱。安禄山死后,杀死其子安庆绪,称燕昭武帝。

安史之乱的原因

1、藩镇的设立与势力坐大

中央朝廷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、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,唐玄宗于开元十年(722年)在边地设十个兵镇,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。然而,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,而且因兼领按察使、安抚使、节度使等职而兼管辖区内的行政、财政、人民户口、土地等大权,令原为地方长官之州刺史变为其部属。军事与行政的统合使得节度使因而雄据一方,成为唐室隐忧。

2、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

唐玄宗开元十年(722年)设之节度使,许其率兵镇守边地,军力日渐强大,渐有凌驾中央之势。开元十四年(726年)时,京师守卫改由彍骑负责。而天宝中期,边镇兵力达50万。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、范阳、河东三镇节度使。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,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,光是账面上的兵力即达18.39万,实力强大。相反,中央兵力则不满13万,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,渐渐形成地方反过来威胁中央的危机。

本文专题:
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