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历史苑!微信公众号:yu118.com

伏尔泰《中国孤儿》简介

时间:2018-09-26 10:16:08编辑:文二

在16世纪,法国一批人文主义作家就对中国产生了强烈兴趣。拉伯雷认为,“智慧的神瓶”在中国,蒙田把中国看做“欧洲的典范”。

18世纪,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掀起了长达半个世纪的“中国热”,并把“中国风”吹向整个欧洲。启蒙先哲伏尔泰、“百科全书派”思想家狄德罗等大师都对中华文明热情赞扬。

伏尔泰像

伏尔泰认为“中国人是最有理性的”,他还将中国人推崇的“理”解释为“自然之光”。为了发扬光大他所说的“中国精神”,他进而根据元杂剧《赵氏孤儿》,写出了剧本《中国孤儿》

伏尔泰改编的剧本所依据的是耶稣会士马若瑟(1698~1736年)的译本。马若瑟在华传教近40年。他将纪君祥的元杂剧《赵氏孤儿》译成法文,托人捎回巴黎,1736年,杜赫德神父将之发表在他主编的四大卷《中国通志》里。伏尔泰读了马若瑟的译文后,萌生了写《中国孤儿》的想法。

中国元杂剧《赵氏孤儿》是第一部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。剧情发生在公元前7世纪,晋灵公时,文臣赵盾和武将屠岸贾不睦,屠欲杀赵,后用计在灵公前诬告赵氏不忠,将赵家斩尽杀绝。忠于赵家的老医生程婴隐匿并抚养了赵家唯一幸存的后代,20年后报了冤仇。

本文标签:伏尔泰
本文专题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