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历史苑!微信公众号:yu118.com

二战时日军在行军作战时,军帽两侧为何会有几块垂布?原因很简单

时间:2019-09-30 00:00:00编辑:阿泽

其实,在军帽两侧加“垂帘”的设计并非日军首创,早在日本发展起来之前,法国就已经设计出来了。而日军则是在明治维新时期向法军学习时,将法军的服装样式一并学来,自此才有了“帽垂”的样式。法军在设计“帽垂“之初,是想以此来抵挡北非的烈日和蚊虫的。因为法军的北非军团常年在沙漠地带,受到太阳暴晒和蚊虫叮咬,在帽子上加”帽垂“能减缓太阳的灼伤及蚊虫的叮咬。需要说明的是,法军在设计”帽垂“之初,在帽子周围加的是一块完整的布,而不是分开的几块布。

当日军将法军的服装式样引进日本时,他们对“一片式“的”帽垂“作了改进,即将其分成几块。因为日军所处的亚太战场属于热带、亚热带地区,气候潮湿,蚊虫叮咬后很容易传播疾病,引起士兵的非战斗性死亡。而将“一片式”“帽垂”改为“多片式“之后,通风效果更好一些,不容易感染。而且,在行军的过程中,走路时能够使几片帽垂来回摆动,也能够有效的驱赶蚊虫,预防和减少痱子、湿疹等皮肤病的发生。

二战日军军帽垂布_二战日军军帽布条_二战日军帽子两旁的布条干嘛的_中国历史网

据专家统计,“帽垂“的引进和改善,让日军在亚太战场减少了至少十万左右的意外死亡,有效地预防了疾病的传播,减小了日军的发病频率。据资料揭露,二战时期,华北战场上的日军基本不采用这样的装束,而东南地区的日军则普遍佩戴有”帽垂“的帽子,可见日军也是因地制宜,灵活变换。总而言之,这一小小的改进和创新,竟能起到如此大的妙用,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