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历史苑!微信公众号:yu118.com

哥特式建筑风格历史来源?哥特式建筑发展历史介绍!

时间:2018-11-04 11:00:00编辑:浮泊凉

几个世纪以来,建筑师们都在纠结如何才能建造出空间足够宽阔的建筑。罗马人的传统告诉他们,要想把石墙砌得厚重的话,窗户就不能大,不然墙体就会失去支撑的强度。于是,他们在建筑顶层加了一层厚重的石顶。到了12世纪,十字军开始东征后,欧洲的建筑师们才有机会看到穆斯林建筑师的设计。他们从清真寺的穹顶中得到灵感,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,以满足当时频繁的宗教活动的需求。

于是,他们在意大利人称为“哥特式”或未开化的建筑的基础上,对这种奇特的风格加以完善。他们发明出一种拱形屋顶,以“筋骨”作为支撑。但如果这个屋顶过重的话,就容易将墙壁压垮。就像一个体重为300磅的人坐在一张儿童椅上一样,椅子肯定会被压成碎片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,一些法国设计师开始用“扶跺”来加固墙体。扶跺就是支撑墙体的巨大石块,在墙壁支撑屋顶的时候,扶跺可以用来支撑墙壁。为了进一步确保屋顶的安全,建筑师们又用“飞跺”来支撑屋顶。这个建筑方法很简单,你看一眼图纸就明白了。

哥特式建筑风格历史来源?哥特式建筑发展历史介绍!

这个新建筑方法使得大扇窗户可以镶嵌在墙壁中。在12世纪,玻璃还是一种极为昂贵的商品,只有屈指可数的私人建筑物会安装玻璃窗户。甚至连贵族住的城堡也没有玻璃窗户。屋子里一年四季都有风穿过,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时人们在屋子里还要穿上皮衣。

幸运的是,生活在古地中海的人们深谙制作彩色玻璃的技巧,这项工艺还没有完全失传。人们对彩色玻璃的制造工艺进行了改良。不久,哥特式教堂就装上了彩色玻璃窗户,每扇窗户都由五彩缤纷的玻璃碎块组成,讲述着《圣经》里的故事,玻璃外面还镶着长长的铅质窗框。